广交会知识产权维权策略:新冠疫情疫情之前及之后

侯恒

2021/04/14

由中国商务部、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成立于1957年,每年四月及十月举行一次。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展会,广交会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

我们将在本文介绍广交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并阐释权利人为何应将广交会的证据收集和维权功能纳入其整体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当中。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新冠疫情对广交会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权利人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疫情前: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简介

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始于1997年第81届广交会,这一年,主办方成立了知识产权专门保护机构 ,负责处理所有类别的知识产权侵权投诉。这一机构是中国最早的展会知识产权专门保护机构之一。 

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发布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及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广交会上知识产权侵权的投诉程序、证据要求和处罚措施。该细则适用于中国所有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直至被2017年制定的《广交会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及处理办法(2017年修正)》(以下简称《办法》)所取代。 

根据《办法》,广交会主办方设立知识产权和贸易纠纷投诉站,邀请行政执法人员及专家赴现场指导、协助调查并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投诉。知识产权权利人通过向投诉站提交投诉的方式维权,一个投诉可以包括多个知识产权。各交易团和商()会需在广交会之前和期间对各自的展品和宣传资料进行自查,并配合投诉站,对涉嫌侵权且拒绝配合投诉接待站查处的参展企业进行教育和处理。《办法》还要求,所有参展商应提前准备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或官方授权文件,以备必要时接受大会的检查。

由于每届广交会的时间有限(分三期,每期五天),投诉站仅接受法律上争议不大的商标、版权和专利纠纷。如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被初步确定,投诉站将要求参展商停止展示侵权产品及其宣传材料。对于侵权情节严重及多次侵权者,《办法》规定,其参加广交会的资格有可能会被取消,且其所属的交易团在之后展会上的展位也将受到扣减。

201910月的第126届广交会,共受理知识产权投诉案件440宗,580家参展企业被投诉,241家企业最终被认定涉嫌侵权2019年内举办的两届广交会,投诉站共接受到1,151件投诉,其中包括640件专利侵权投诉,232件商标侵权投诉和58件版权侵权投诉

在广交会上进行侵权证据收集

广交会为参展商提供了许多B2B机会,也是知识产权权利人了解其所属行业侵权趋势以及搜集侵权证据的重要平台。

在阿里巴巴等线上平台上,如果权利人采取移除链接的方法,打击到的目标常常是小规模卖家。而权利人的维权行动目标通常是要追溯侵权产品的源头,打击厂家。参加广交会的参展商要么是厂家,要么是从国内厂家采购的出口贸易商,通过展位走访调查,权利人可以了解到制造端的最新侵权动向,以确定进一步调查和法律行动的目标。展会上和展会后,权利人可以通过代理律师对侵权商家背后的工厂进行深入调查,获取更多的信息(如产品库存,侵权工具,资产等),以支持后续的法律行动。

同时,由于侵权者变得越来越狡猾,律师或者权利人越来越难以通过简单的测购来确定侵权行为,此外,公证购买也是执法部门处理侵权行为时的普遍要求。广交会上,侵权产品有实物展示,现场公证是保全此类证据的好方法。 在广交会上进行公证,还可以以侵权行为发生地为广州为由,将广州确定为诉讼地点,争取案件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优势。

广交会上维权

投诉站维权

要阻止参展商展示侵权产品,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向投诉站提交投诉材料,或亲自到展台递交警告函,以求协商解决。

为了顺利完成维权,知识产权权利人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境外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应提前(注:两周)准备授权委托书、商标注册证、专利证或版权证,授权境内代理人申请代理资质,以在广交会期间提交投诉。我们建议在广交会开展的第一天就启动走访调查,以尽早确定侵权目标。一旦发现侵权,在场律师即可以向投诉站发起投诉。如果参展商无法立即证明其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则涉嫌侵权的商品将会被暂时停止展示。参展商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内向投诉站提出抗辩并提供相关证据,但如参展商未能在一个工作日内提出抗辩或抗辩不成立,工作人员将遮盖涉嫌侵权的物品或在其之上贴上封条,以此制止物品继续被展示。如果参展商不合作,工作人员则有权暂时扣押涉嫌侵权的货物。

广交会投诉站对侵权参展者不做罚款处理。部分境外知识产权权利人对此可能感到不理解,但广交会的投诉站机制与一般行政执法案件有差别,投诉站的首要目的是确保侵权产品在广交会的几天内不被展出。一般的行政执法案件,执法机关做出决定前,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对证据和法律依据进行调查和审理,而广交会的特点决定了投诉站需要对侵权行为马上做出处理,因此,其侵权阻止也仅限于撤展而没有罚款。此外,《办法》明确,“…对涉及大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内部结构、产品制造方法等现场难以判定的专利投诉,投诉接待站可以不予受理…”,因为对此类侵权行为的判定,所要求的时间比较长。从我们的实践经验看,投诉站也并非能对每个提交的投诉进行处理,尤其是在展会末期提交的投诉,投诉站通常难以顾及。如果接受的投诉数量比较多,为了追求效率,投诉站在每个投诉上处理的时间就比较短。

《办法》的第十二条,提到:“…投诉接待站一般不受理同一投诉人就同一知识产权向同一被投诉人提出的重复投诉…”不少境外的知识产权权利人曾向我们提出对这一点无法理解,其实,这一条的规定也与有限的投诉站资源有关,可以理解成为合理使用投诉站有限资源的解决方案。理论上,这一条款有个漏洞:如果同一投诉人的授权商或与投诉人关联的实体发起投诉,则可以绕开该规。但在实践中,鲜有权利人利用这个漏洞进行投诉。

虽然不设行政罚款,侵权参展商要承受的后果还是很严肃的:如果参展商不执行有效的司法判决或行政决定,继续展示相同的侵权产品或宣传品,该参展商可能会被永久取消广交会的参展资格;对于投诉站提出撤回要求后仍未撤回侵权商品的参展商,工作人员可以没收这些物品,并在广交会结束后直接处理;对于在同一届会议上侵犯多个知识产权的参展商以及在广交会不同届会上的重复侵权的参展商,《规定》中称,可减少其所属交易团的展位数,并取消参展商的参展资格。

在每届广交会的最后一天,投诉人将收到投诉站对每个案件的书面答复。如果知识产权权利人计划在展会后起诉参展商,这一书面答复连同现场证据(包括投诉站获得的照片、音频和视频、样品和侵权记录),都可以直接被法院接受。

知识产权权利人还可以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禁止参展商在广交会上侵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911日起施行)第6条第四款,法院可以在“申请人的知识产权在展销会等时效性较强的场合正在或者即将受到侵害的情况下裁定采取行为保全措施。裁定可以在24小时内作出。实践中,法官在裁定行为保全时比较谨慎,因此制定周全的计划,对于赢得法院的支持至关重要。 

案例:

2012年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ITMA ASIA + CITME展览会上,一位比利时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一家广东公司所展出的织布机的设计与自己的外观设计专利高度相似。这位比利时人于是立即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了行为保全,要求参展商立即停止出售织布机。法院在同一天受理了该申请,并裁定被告必须在24小时内停止出售和提供所指控的侵权产品。几天后,法院获悉被告拒绝执行该裁定,并继续展示和销售侵权产品。法院与执法部门一起前往展览中心强制执行裁定,但遭到反抗。随后,法官和公安拘留了拒绝执行裁定的当事各方,并处以罚款和拘留[3]

警告函和谈判

如果权利人在广交会发现超过10家侵权参展商,我们则建议采用组合型(投诉站投诉+律师警告信)策略。实践中,投诉站乐意接受1010个以下的投诉,且在这个数额范围内,对于投诉处理得比较快,对于10个以上部分的侵权参展商,为求快速处理,我们建议采取发送警告信,或通过调解协商等手段,制止侵权。我们提出这一建议的原因还是:投诉站每天都会收到众多投诉,因而会对投诉按照收取顺序进行处理,将所有的侵权都通过投诉站提交,将使得部分案件不能得到迅速处理,继而导致涉嫌侵权产品得以继续展示,严重影响权利人的权益。因此,对于在展会上侵权参展商数量比较众多的权利人,我们的建议是投诉站投诉和发送律师函相结合,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们的案例:

多年来,路盛律师事务所在每届广交会都为某知名行李箱品牌提供了调查和维权服务,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客户拥有多项商标,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权。

通常广交会第一天,我们的律师团队就对展馆中的参展商进行了全面调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发现的涉嫌侵犯我们客户的知识产权的参展企业为50家左右。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选定10个在法律上毫无争议且侵权相对严重的目标,向投诉站发起投诉。随后,我们的律师将亲赴其余涉嫌侵权的摊位,亲手递交警告函并与参展商进行谈判。大多数参展商在收到警告函后会给予积极配合,当面撤走侵权物品,并签署不再侵权的承诺书。部分接受警告函的侵权者也可能言行不一,一旦我们的律师离开,就又将侵权的行李箱重新展出。对于这种恶劣的情况,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每天进行复查,直到展会结束。一旦发现参展商再次侵权,我们会要求他们撤回侵权产品,并告知升级处理可能导致的后果。实践中,部分侵权参展商确实会拒不停止侵权,此时,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将案件转给投诉站,作为正式投诉处理。

以在2019年第125届广交会为例,我们发现了47家参展商涉嫌侵犯客户的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通过投诉站我们成功处理了12起案件,另外35起案件中,参展商在收到我们的警告函和口头要求后停止了侵权。对于亲手递交警告函的参展商,我们进行了复查和重新警告,直到所有展位在整个广交会期间都不再展示侵权物品。对于个别缺乏承诺诚信的参展商,我们曾以承诺书为依据,要求经济赔偿,并成功索赔。比如,我们曾从一家违反承诺,重复侵权的展商处获得了10,000元人民币(1,485美元)的赔偿。

在广交会之后启动后续行动

广交会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维权的结束。权利人可以充分利用从广交会上获得的侵权趋势信息,制定针对侵权者的下一步措施。权利人可以建立一个侵权参展商数据库,记录每次广交会的侵权行为,分析侵权趋势,并预测下届广交会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以积极准备应对措施。

权利人也可以将侵权调查延伸至广交会之外,对侵权参展商背后的实体、供应商进行调查,获取侵权网络规模、分销网络、出口路线、常用港口和目的地等信息,并为进一步的行政执法,民事诉讼或刑事执法行动提供扎实的证据。

案例:

Callaway Golf是一家世界知名的高尔夫产品制造商。在2017年第121届广交会上,该公司发现一家帽子公司在其宣传材料中使用了卡拉威公司注册商标,于是向投诉站进行投诉。最终,帽子公司签署了一份承诺书,承诺停止侵权,如果侵权,他们将向卡拉威高尔夫公司赔偿100万元人民币。在20185月的第123届广交会上,卡拉威高尔夫公司再次在宣传册中发现该帽子公司使用其卡拉威商标,于是向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起诉侵权者,以其违反了承诺为由,要求其赔偿人民币100万元。

法院裁定,虽然被告未在其网站和宣传手册上使用Callaway Golf的商标,不存在商标侵权行为,但由于该公司利用商标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误以为Callaway Golf是他们的客户,因此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支持了原告10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请求,被告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上诉,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

新冠疫情后:广交会的新投诉机制

新冠疫情发生后,许多买家无法参加实体展会,给广交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2020614日,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发布了《广交会关于网上参展内容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投诉及处理的暂行规定》,确定了在线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机制。在线投诉处理机制下,投诉应提交到广交会官方网站www.cantonfair.org.cn的在线投诉站(OCS)。接到投诉后,OCS将向涉嫌侵权的参展商发送有关投诉的电子邮件,并要求展商在24小时内答复。如果参展商在24小时内下架被指控的侵权产品,则在线投诉站不对其作出侵权决定;如果参展商以不侵权的证据作为回应,则在线投诉站将审查此案并决定是否存在侵权,然后通知双方。如果在线投诉站认定存在侵权,线上展厅将删除侵权物品。如果参展商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回应,在线投诉站将首先移除涉嫌侵权的产品,同时审查案情:如果可以确定侵权,则产品将继续被移除;如果无法确定侵权,则产品将重新上线展出。在线投诉站会保留证据,以备未来应行政执法程序或司法程序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  

随着广交会移到云端,在线投诉站在确定知识产权侵权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直接的商标和版权侵权,在线投诉站可以通过审查图像来做出决定。但对于专利侵权和发明专利侵权的判定, 如果不能提供实物产品比对,在线投诉站无法处理;对于外观设计专利, 在线投诉站则要求上传清晰的照片。实践中,许多参展商上传的照片都不不满足在线投诉站的要求,权利人充分地和法律顾问沟通在线投诉站对文件的要求,对于成功投诉也很重要。

由于线上处理纠纷的限制,广交会移至云端后,在投诉站处理的知识产权纠纷的数量远远少于正常的线下展会。许多权利人出于观望心理,在线上广交会时代,较少主动进行监测和维权行动。在2020年第127128届线上广交会期间,路盛律师事务所积极鼓励部分代理权利人进行充分维权,仍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通过在线投诉与电子邮件发送警告函相结合,也能达到较好的制止侵权的目的。在128届广交会中,我们就为不同的客户成功删除了12家参展商的31项侵权。 

总结

我们可以预见,广交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国最重要、最大的贸易展会。我们建议知识产权权利人充分重视广交会的维权工作,提早准备、充分调查、搜集证据、积极维权,通过侵权大数据分析和后续诉讼充分保护自己企业的知识产权。

 

[1] 出处: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k/201911/20191102911554.shtml

[2]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655444627_62ac1493020015tx1.html?from=local

[3]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78020f0101cwaj.html 

 

感谢甘澄宇律师、何欣茹律师助理对此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