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被动为主动:超过海关时限的反假冒胜利

路盛

2024/07/18

中国海关在扣留假冒商品时,会给予知识产权权利人三个工作日的申请期限(自正式通知之日起计算),这期间,权利人需及时响应,以书面形式申请查证并正式扣留的假冒商品。然而,一旦品牌所有者错过这一关键期限,就将面临假冒商品被放行的无奈现实,导致后续只能争取在目的地国家拦截货物,因此,维权之路变得耗时又艰难。

 

近期,路盛战略合作伙伴罗思国际成功协助了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动工具供应商,在错过了海关期限后,依然在货物放行前移除了侵权商标并获得了赔偿。在此特殊案件中,涉及到的假冒商品高达7万件,目的地国家为印度尼西亚。权利人在申请被拒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联络了相关服务团队。凭借丰富的品牌保护与海关维权经验,服务团队在收到消息后迅速制定出一套应对策略,其核心在于,利用海关放行通知尚未送达侵权货物出口商的短暂窗口期,主动出击,直接与其进行沟通谈判,并成功使其意识到侵权行为的严重后果。最终,双方于谈判当天达成和解协议,出口商支付了7万人民币的赔偿金,并移除了货物上的侵权标识,同时承诺未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再侵犯权利人的知识产权。

本案中,服务团队不仅成功阻止了假冒商品向海外流通,有效维护了品牌声誉和消费者权益,还为客户取得了经济赔偿。此外,本案也印证了即使在错过海关最后期限的不利情况下,通过专业、高效的应对与谈判策略,品牌所有者仍然有机会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解决侵权问题、实现维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