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盛被授予“商事法治建设年度典范单位”

路盛

2019/12/30

12月28日,由中国商报社、中国商事法治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商事法治建设40年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在北京召开。会议特别邀请到了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十大杰出法学家之一、法学泰斗、历史学家夏家骏老先生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反贪总局局长罗辑先生莅临现场指导,论坛以“商事法治建设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题,采用“主题报告+圆桌论坛”的形式,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多家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各界的法律专业人士以及多家媒体共计200余人莅临现场参会。在盛会上,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等六家单位被授予“商事法治建设年度典范单位”。

图一:商事法治建设年度典范单位颁奖

中国商报社副社长陈高宏在致辞中表示,自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部企业立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至今,我国商事法治建设已经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的经济环境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事法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商事法治建设更成为商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有力保障。陈高宏强调,此次举办中国商事法治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会,同时表彰为我国商事法治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典范人物、典范单位,并颁发特别贡献奖,就是为总结我国商事法治建设40年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迎接即将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我国商事法治建设的新时代进程。

《中国商报法治周刊》主编李海洋表示,欲强国必先富民, 欲富民必兴商业, 欲兴商业,必赋私权, 保、兴私权,必限公权。回顾中国商事法治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广大的法律工作者既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贡献者,受益者。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从回顾我国商事法治建设经历的起步探索阶段、迅速发展阶段、与国际接轨阶段、追求良法善治的新时代的四个历史阶段切入,延伸至展望中国商事法治建设的未来。他指出,根据我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的排名榜不断攀升,说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营商环境更是中国法治进程的试金石与重要指标。

中国政法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李建伟表示,中国商事法治现代化的使命与路径包括两点:商法的价值定位和商法通则(商法典)的重大制度价值。其中商法的价值定位便是为商人(企业)利益鼓与呼;保障商人(企业)的营利权利的法律。后者则是专为商人(企业)立法,补民族的历史缺课;彰时代需求;促进商业发达,商事法律制度现代化。

随后,论坛分别进行了《营商环境建构国际化维度与视角》主题报告和《如何打造中国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案例分析环节。

图二:论坛现场

 

*素材来源:中国经济新闻联播